公司介绍

北大荒集团二道河农场有限公司(2018年8月位于黑龙江省东部三江平原抚远市境内别拉洪河下游西岸。地理坐标为北纬47°35′~47°50′,东经134°00′~134°25′之间。东以别拉洪河、南以二道河与八五九农场为界;西与前锋农场接壤;北与前哨农场毗邻。场内地势平坦,西北高东南低。属于中温湿润性季风气候,极端日最低气温-40.3度,最高气温35.6度。年平均无霜期150天,有效积温2700度,年降雨量590毫米。

当前位置:信息公开 >> 专题专栏
“办实事、开新局”专题调研报告——徐祥龙
作者:宋庆国信息提供日期:2022-03-29 13:56:13浏览量:1286

实施“黑土粮仓”科技会战  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

 

——关于“办实事、开新局”专题调研报告

 

二道河农场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徐祥龙

 

自中央、省、集团、建三江分公司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召开以来,二道河农场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将学习党史教育与不忘初心相结合、与传承红色基因相结合、与坚定理想信念相结合、与深化理论学习相结合、与为民办实事相结合、与开新局促发展相结合,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把党史学习教育激发出来的斗志和热情,转化为攻坚克难、拼搏奋进的实际行动,努力谱写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二道河、不断开创富民兴场新局面的时代篇章,以优异成绩为建党100周年献礼。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按照“办实事、开新局”工作要求,结合集团和分公司关于加快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具体工作部署,二道河农场有限公司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深入实施了“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把保护、恢复与利用结合起来,用一套套“营养餐”为黑土加“油”、让土地“歇口气”,也让一项项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有效实践在公司60多万亩的黑土地上生根发芽。

一、“黑土”保护提出时代背景

2020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强调,“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这一关于黑土地保护的重要指示再次表明,粮食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松,保障粮食安全必须守好基本田。

在北大荒集团党委(扩大)会议上,王守聪书记强调:要围绕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两大抓手”,聚焦现代种业、黑土保护、智慧农业“三大工程”,大力推进规模格田替代一般农田、保护性耕作替代传统翻耕、智能化替代机械化、绿色农药替代传统化学农药、有机肥替代化肥、地表水替代地下水“六个替代”。

在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党委(扩大)会议上,柳毅书记指出: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农机、农艺、工程、生物相融合,实施“六个替代”、秸秆还田等措施,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

二、“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势在必行

受国际安全环境、生态危机、天气恶化、疫情因素、粮商控制等影响?导致耕地减少、产量降低、出口受限、粮食价格上涨、粮种受制于人……如果不保护“大熊猫”,未来会出现粮食危机,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急需破解的“课题”。

(一)什么是“黑土粮仓”科技会战?

“黑土地保育与智能感知科技创新工程”(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是中科院在系统总结“黄淮海”“渤海粮仓”等农业科技攻关重大任务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东北地区黑土地退化严重、地力透支等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大问题,充分利用相关研究所长期科学研究和技术、数据积累,与吉林、黑龙江、辽宁、内蒙古三省一区合作开展的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科技会战将重点通过黑土地退化过程与机理研究,从科学原理上解决“为什么”的问题;通过保护性耕作技术和种质创新资源研究,从技术体系上解决“怎么做”的问题;通过构建感知与监测体系,从轮作区域上解决“在哪做”的问题;通过智能农机研发与推广,从实施载体上解决“谁来做”的问题。

(二)谁承担了这项政治任务?

中科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主动揭榜挂帅,将“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重大科技任务,中科院将通过设立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筹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核心示范区、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强化相关政策保障等措施,组织院内外科研和农技人员开展协同攻关和成果应用示范,在科技部、农业农村部等有关部门指导与支持下,加强与吉林、黑龙江、辽宁、内蒙古三省一区的对接与合作,努力发挥体系化、建制化优势,围绕黑土地保护和利用组织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应用示范,为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为用好养好黑土地做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应有的贡献,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三)设定科技会战目的意义是什么?

启动“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重要指示、扛稳国家粮食安全责任的重大举措。积极响应国家《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2017-2030年)》、《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的总体部署,进一步落实《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科技合作协议》内容重要项目课题。聚焦黑土地保护和利用科技需求,开展跨学科、跨地区、跨部门大协作,建立健全示范推广体系,逐步解决黑土变薄、变瘦、变硬问题,在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中创造更多经验做法。通过强化科技支撑,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攻克黑土地保护和利用关键核心技术,不断提升科技保障能力;通过强化规划引领和政策保障,率先启动建设东北平原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落实好增加粮食生产资金投入保障机制。

(四)黑土地怎么了?

“抓把黑土冒油花,插根筷子能发芽”——肥沃的黑土地,让东北产粮区的年粮食产量占全国1/4,成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稳压器”。然而粮食连年丰收的同时,黑土地也遭到透支。黑土只有在特殊气候和生态环境中形成,具有很强的保土保肥的能力,但如今由于风蚀水蚀,表层黑土逐渐流失,黑土正在变薄变瘦。中科院的研究报告显示,与开垦前相比,东北地区的黑土层平均厚度由50厘米至60厘米下降到30厘米左右,土壤耕层的有机质含量下降了50%至60%,年均下降速率约为5‰。东北黑土区正由“生态功能区”演变为“生态脆弱区”。

(五)中国地大又广,为什么就东北有黑土地?

中国黑土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这里四季分明,冬天寒冷干燥较漫长,夏季炎热多雨较短暂,春季明媚养人,秋季气爽天高。在这样的气候下,东北的植被在春夏生长繁盛,根系发达,为土壤输送了许多新鲜的有机质,土壤中的微生物一看食物这么丰富充沛,自然干劲十足,把这些新鲜的有机质“咔咔咔”分解加工成了黑乎乎的腐殖质,其中一部分腐殖质可以被微生物继续当作食物分解利用,一部分在被分解矿化的过程中释放营养元素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而到了秋冬时节,气温下降,白雪覆土,土壤微生物一个个都猫在土里准备“冬休”,对土壤腐殖质的分解矿化减缓,土壤腐殖质就这样被积累了下来。长此以往,腐殖质在土壤中越积越多,不仅把土给染得越来越黑,还使得土壤越来越肥,形成了东北特有的肥沃黑土地。黑土的自然形成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据科学家表示,1cm厚的黑土形成需要至少200年的时间。

    三、实施“黑土粮仓”科技会战  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

“黑土粮仓”将为黑土地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2021年5月,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北大荒集团农垦有限公司建三江分公司、二道河农场有限公司“三方”共同签定了为期五年的“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战略合作协议。

(一)“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核心任务。

以黑土地保护与利用为目标,联合开展适用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低湿农田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攻关,实现地力提升的前提下保证粮食稳产与增产,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系统解决方案。一是机理研究和技术研发。围绕低湿农田土壤障碍严重等核心问题,开展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地力提升机理研究,在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安全保障模式、寒地粳稻抗逆丰产增效模式、智慧农业与现代农场发展模式、规模农业智能指挥平台等领域开展科技攻关,建立白浆土障碍消减与优质高效利用样板。二是示范基地建设。在公司共同建设万亩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统筹土、肥、水、种以及栽培等生产要素,综合运用工程、农艺、农机和生物等措施,开展地力提升技术、复合生态农业模式示范。三是智能农业生态体系构建。以智能农机为手段,以水肥药智能投入、智能农机、农业数据网络、模型与算法、信息安全体系为依托,形成服务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的现代智能农业生产体系。四是现代农业生产模式。集成推广新型耕作、优势作物品种培育、绿色防控和智慧农业体系等增产增效技术,实现低湿农田保护与利用的平衡,构建系统解决方案。

(二)“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合作机制。

科技会战由三方联合推进,依托甲方的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生态站等平台,联合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南京土壤研究所、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院属单位以及黑龙江省内相关科研院校和企业共同实施。建立科技会战领导小组工作机制,领导小组组长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建三江分公司、二道河主要领导共同担任,副组长由三方分管领导担任,成员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和相关研究所主管所领导以及乙、丙两方农业发展部、财务部等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其主要职责为提出联合攻关阶段性工作计划,协调解决合作中的具体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其具体工作由建三江分公司农业发展部、二道河农场有限公司农业发展部和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科研计划处承担,主要任务是根据联合攻关阶段性工作计划,制定年度任务并具体组织实施。

(三)“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具体实践

面对匮乏的黑土地,我们的“粮食安全”已发出警告,敲响警钟……保护黑土“大熊猫”刻不容缓。保护黑土“大熊猫”,从春天一粒种子开始,从平地搅浆开始……

旱平免提浆技术是“黑土粮仓”科技会战的重要研究课题,是深入落实国家农业‘三减’重要渠道,是北大荒集团保护‘黑土地’重要举措。该项技术是二道河自主研发的一项节水环保、保护黑土、提质增效的新技术,也是建三江‘三减’重点推广项目之一,在建三江推广示范面积已达50万亩,已申请为省级地方标准。旱平免提浆技术应用主要模式为:当季水稻收获后,结合土壤墒情通过深翻、浅旋(由于秋季雨水大不宜浅旋地块,可在翌年进行耢平)、旱平(卫星平地作业),达到第二年插秧状态。该项技术的优势在于缓解农时。插秧前7-9天泡田即可。常规地块放水泡田4月12日,旱平免提浆5月1日开始,节省农时15-20天。节约水资源,缩短泡田时间,减少用水量。最重要的是有利于保护原有的土壤耕层结构,保持土壤团粒结构不破坏,避免土壤板结。2021年,公司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旱平免提浆’技术7万亩,可节约水资源300万吨以上。这项技术关键参数在于通过本田对比,在习惯施肥处理基础上根据水稻长势,根据秧苗素质、水稻分蘖和长势,诊断追穗肥。通过无人机、卫星遥感等手段监测水稻长势,实现侧深变量施用基肥和后期穗肥精准变量追肥,实现田块内部变量调整。

除旱平免提浆技术的应用,公司今年在智能变量施肥方面也有很大进展。从2009年到2021年公司已经连续13年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建立了全生育期的水稻施肥配方图,通过点击农场地块位置,就可以查询施肥建议卡,种植户能了解到,施肥总量、亩施肥量、全程的施肥时期等。

2021年9月9日,在公司秋收及明年生产准备会议万亩大地号“黑土粮仓”现场会上,公司副总经理刘剑洋手捧一“撮”收获后的“稻秸”向与会人员介绍:“现在咱们的种植户,最关心的就是秸秆还田问题,由于秋冬季气温低腐化效果不好,影响第二年插秧效果。现在用这个黑土粮仓功能微生物菌剂低温腐解秸秆技术,将秸秆腐熟剂按照500g/亩比例与水混合,直接播撒在粉碎后的秸秆上,充分利用水稻收获后的有效积温,延长秸秆在土壤中的腐解时间,提高腐解效果,提升地力,从而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黑土品质、提高粮食品质、增加粮食产量、提升经济效益,这是“黑土粮仓”科技会战达到的最终目标……

当2021年秋收时节手中最后一穴水稻稻粒倒入“秤盘”,数据令人鼓舞。经测算旱平免提浆技术示范田平均亩产658.23公斤,比对照田每亩增产64.14公斤,增产率10.8%;水稻简化高效施肥技术示范田水稻平均亩产643.61公斤,比对照田每亩增产49.52公斤,增产率8.34%;寒地高光效栽培技术示范田水稻平均亩产631.48公斤,比对照田每亩增产37.9公斤,增产率6.29%……数据采集工作获取了重大发现和困扰的“瓶颈”突破,为保护黑土“大熊猫”,初战告捷。

目前,“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在二道河农场有限公司所开展的耐低温优良品种筛选和示范、水稻生物质基质板高效育苗技术模式、生长调节剂促进水稻秧苗抗逆能力技术示范、诊断施肥技术示范、旱平免提浆技术示范、功能微生物菌剂低温腐解秸秆技术、氮高效利用水稻减量施氮技术、生长调节剂提高水稻免疫能力技术示范、寒地水稻高光效栽培技术、蟹稻鳅稻共生生态养殖技术、农田排水循环利用综合技术、寒地水田高效节水技术等12项课题已经全部完成了遥感数据、节水、减肥药、产量等田间数据采集。

“黑土粮仓”将为黑土地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未来可期。“黑土粮仓”模式,必将成为水田、旱田可复制、可推广的黑土“大熊猫”。二道河农场有限公司将按照保护黑土地的具体要求和部署,办实事、开新局,在60万亩耕地上继续实施好“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助力黑龙江省“打造现代化大农业创新高地、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助力北大荒集团‘三大一航母’战略,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让“中国饭碗”里的粮食不仅有“数量质量”,更有“生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