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介绍

北大荒集团二道河农场有限公司(2018年8月位于黑龙江省东部三江平原抚远市境内别拉洪河下游西岸。地理坐标为北纬47°35′~47°50′,东经134°00′~134°25′之间。东以别拉洪河、南以二道河与八五九农场为界;西与前锋农场接壤;北与前哨农场毗邻。场内地势平坦,西北高东南低。属于中温湿润性季风气候,极端日最低气温-40.3度,最高气温35.6度。年平均无霜期150天,有效积温2700度,年降雨量590毫米。

当前位置:新闻视野 >> 公司要闻
积极践行“两个一”的承诺
作者:宋庆国信息提供日期:2018-08-21 08:00:49浏览量:1298


——二道河农场精准扶贫工作纪实

  

小康路上一户不少、一人不落……”在2018年二道河农场扶贫攻坚推进工作会议上,农场场长徐祥龙向全场广大职工群众注重承若。

近年来,这个农场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大力开展了“全民扶贫”工程,深入落实国家、省、农垦总局、建三江管理局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各项工作部署,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举全场之力,突出重点,明确目标,扎实推进,很抓落实,确保扶贫路上不能丢下一个贫困群众。

抓好“四个精准” 解决“四个问题”

精准识别,摸清底数,解决“扶持谁”问题。这个农场按照建三江管理局《精准识别、精准退出工作整改方案》要求,成立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场原有建档立卡的贫困户115户198人和原有建档立卡外贫困户进行重新核查和重新识别、纠错补充,摸清贫困户名单、贫困户家庭情况,查明致贫原因,明确帮扶措施、帮扶目标、帮扶责任人和脱贫时间,并全部进行公开,实行“晒单扶贫”。 最终确定农场建档立卡扶贫户9户,24人。

    精准帮扶,压实责任,解决了“谁来扶”的问题。农场实行帮扶部门、党员干部双层包户制度:每户贫困家庭与1名农场领导、3-4名科室领导和1个管理区(社区)、一个驻场单位结成了帮扶对子,农场党委将精准扶贫工作作为对基层单位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了奖惩制度,跟踪帮扶措施实施的效果,与帮扶干部层层签订责任状67份,确保贫困户不脱贫,帮扶责任不脱钩2017年,全场39名党员干部累计走访对接贫困户180余次,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达1.2万余元,解决各类生产生活问题62件,有效发挥了党员干部帮扶作用。

精准施策 ,靶向治疗,解决了“怎么扶”的问题。“扶得了”的“扶起来”。农场通过建设基地、资金扶持、技术培训和开发公益岗等方式,积极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实现再就业和发展自营经济等方式增强造血能力,获得自主增收脱贫的能力,9户贫困当中有4户是通过这种方式帮扶,户均增收15000元。“扶不了”的“带起来”。鼓励农场合作社和自营经济示范户带动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农场为自营经济示范户提供基础设施和资金等方面的扶持,自营经济户为贫困户传授技术并支付劳动报酬,实现互利双赢,9户贫困户当中有2户是通过这种方式帮扶,户均增收5000元。“带不了”的“兜起来”。针对完全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农场将其纳入低保户,并认真落实国家、总局、管局关于扶贫的各项就医、就学、用电、取暖和健康服务等方面的兜底政策,确保这部分群众生活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精准退出,动态管理,解决了“如何退”的问题。农场严格按照黑龙江省贫困退出标准程序开展了退出核查,9户贫困户当中,有7户按照2017年初制定的脱贫计划,达到退出标准,按照入户调查-民主评议-逐级核查-公示公告的程序,实现精准退出。

落实“四项政策” 探索“四种方式”

落实健康扶贫政策,保障贫困群众病有所医。农场制定了大病救助、居民医疗保险、商业补充医保、建立健康档案、签约家庭医生、免费体检、医疗兜底、慢病报销、减免诊疗费。仅2017年就投入资金15093.75元,为贫困户办理团体医疗保险;投入资金11495.45元,为贫困户进行健康体检;投入资金9030元,为贫困户缴纳居民医疗保险;发放医疗救助7693.57元。

落实教育扶贫政策,保障贫困群众学有所教。对在籍的2名义务教育阶段的在校贫困学生免除了学杂费和书费,投入助学资金29500资助2名小学生、1名高中生和5名大学生。为2名贫困小学生申请国家助学金2000元,保证贫困户子女教育有保障。

落实生活保障政策,保障贫困群众吃穿不愁。为符合条件的22名贫困家庭成员,发放基本田补贴57600元,低保金82920元,取暖补贴12500元,电价补贴6000元,两节送温暖资金5400元,生活救助38400元,落实上级取暖补贴4226.85元,残疾人补贴6000元。

落实就业服务政策,保障贫困群众致富有门。资金扶持,充分利用200万扶贫滚动资金,为贫困群众发展生产提供资金支持;技术扶持,农业科、畜牧科、自营经济办组织开展各类针对贫困人群的技术培训班1期,一对一和上门技术指导12次;职业介绍,农场人力资源和街道社区免费为贫困户提供职业介绍服务,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

落实四种帮扶方式  稳定贫困群众收入来源。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我们积极引导贫困对象树立“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理念,激发贫困对象干事创业的动力,通过落实“以地扶贫”“以业扶贫”“以城扶贫”“以岗扶贫”四种帮扶方式,让贫困职工通过自己的劳动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工作目标。农场在环卫队开发扶贫公益岗3个,解决了3户零就业贫困家庭的就业问题,户均增收15000元。投入资金20余万元,在第六管理区建设食用菌种植示范点,为贫困户提供场地、技术、资金和销售全方位的扶持,有1户贫困户通过发展食用菌种植当年实现增收9000余元。在农场政策支持和党员干部的帮扶下,贫困人口主动脱贫、争先脱贫的氛围日益浓厚。

在2017年精准扶贫工作,党员干部和贫困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也带动越来越多的社会爱心人士参与扶贫工作当中,由农场干部职工自发组织的萤火虫微公益组织,为我们的两个贫困户子女提供爱心善款7200元,也成为我们精准扶贫的一股社会力量,全场上下形成了人人关心、人人参与扶贫的良好氛围。

强化“四个一样” 确保“两个不脱离”

2018年,这个农场着眼于“十三五”时期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计划目标和任务,以巩固成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着眼点,以提高贫困家庭收入为目标,以产业扶贫为导向,坚持求真务实,坚持较真碰硬,坚持立查立改,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工作,切实做到对症施治、切实抓好17户脱贫户的巩固和2户贫困户的帮扶工作。努力做到“四个一样”、“两个不脱离”。即:处感情、增友谊,要跟亲人一样;常走动、常沟通,要跟亲戚一样;同算账、同记账,要和家人一样;帮资金、献爱心,要和兄妹一样。贫困户不脱离贫困,党员干部不脱离帮扶,确保农场在2018年底完成贫困户脱贫目标。

政策不变,力度不减,保证脱贫人口不反弹。坚持“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的工作思路,对于2016、2017年已经脱贫的贫困人口,实行“三个原则”,一是保障政策不变。按照“在攻坚期内原有支持政策保持不变”的规定,继续落实相关政策,确保其稳定脱贫。二是帮扶责任不减,对已经脱贫的群众,要做到脱贫不脱钩,帮扶干部要每半年至少上门回访1次,对脱贫户的生产、生活予以指导和帮助。三是帮扶力度不降,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 努力激发贫困群众发展内生动力,对于有意向发展增收产业的脱贫户仍给予支持和帮扶,千方百计增加脱贫户收入,切实做到“扶上马送一程”,将脱贫群众返贫率降到最低,切实巩固扶贫工作成果。

重心不变,丰富办法,保证脱贫人口不反弹。发展产业,提升造血能力。精准掌握贫困户的资源、劳力、技能等产业发展条件,逐户指导选择具有稳定性、长期性、持续性的产业。支持有条件、有能力、有意愿的贫困户发展特色种植、养殖等产业。贫困户岳国庆,妻子患有糖尿病综合症,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孩子上大学,农场根据他本人具有劳动能力且能驾驶农用机车的实际情况,为他落实了100亩扶贫田种植水稻,为他提供无息贷款8万元,帮扶人为他解决了田间设施建设和化肥农药,使岳国庆结束了为别人打零工的生活,有了自己的致富项目。授人以渔,开展扶智行动。农场把各项实用技能培训作为重头戏,开展“请进来、送出去”的技能培训活动。组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参加农场的的各类技术培训和现场观摩会,并组织贫困户到大鹅、溜达鸡养殖基地进行实地观摩,让贫困职工技术有地方学、疑难有地方问,7月份组织3名贫困户到红卫农场参加管局工会举行的食用菌种植培训班,努力为贫困户拓宽致富门路,起到了“授人以渔”扶资扶智的效果。项目带动,实现互利共赢。对无劳动力、无资源、无稳定收入来源的“三无”贫困户,实施资产收益扶贫,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贫困户变股东“三变”,农场以土地、水面、设施、设备、帮扶资金等入股、托管的方式,或者让贫困户以务工、就业等方式参与产业发展。与此同时农场支持有意愿、有实力的主体参与产业扶贫,大力推行各类合作社、经营大户带动模式,鼓励社会扶贫,支持大户参与,不断放大产业扶贫效应。农场职工黄斌领办的鳅稻种植合作社与贫困户石尊瑞、刘国军结成了项目带动对子,农场拿出10万元注资到合作社,年底合作社为每户贫困户分红5000元。实现扶持优化产业结构与提升贫困户收入的双赢。